編者薦語
本次推薦的是我院青年副研究員張聰老師2020年發表在“ The China Quarterly”上的論文“ How Chinese Newlyweds’ Experiences as Singletons or Siblings Affect Their Fertility Desires ”。
01 研究問題
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以來,中國家庭的二胎生育意願受到普遍關註。在歐美社會普遍存在的“二孩”家庭模式,是否會隨著生育政策的開放而在中國社會逐漸流行🌾?與此同時,正值生育年齡的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是否會像 “生育模式代際傳遞理論”預測的那樣🏊🏽♀️,認同獨生子女家庭模式和獨生子女身份的優越性👦🏼,以至於即使開放二胎政策,他們也更願意維持原有的“一孩”家庭模式?為了回應該問題🔠,本文考察了中國當代青年人對自己作為獨生子女或非獨生子女的經歷的評價,以及這些評價如何對他們的生育偏好產生重要影響。
02 研究思路
本文數據來源於一項始於1999年的縱向研究,該研究面向738名在遼寧省大連市就讀八年級或九年級的中學生及其家庭。本文的報道人便來自於該縱向研究在2012年至2018年間的跟蹤調查,共涉及具有樣本代表性的29名校友及其配偶(共52位受訪者)。本文將無子女的新婚夫婦作為調查對象,試圖在他們受到第一個孩子的需求和意見的影響之前,考察他們自身的獨生子女或非獨生子女經歷如何對他們的生育偏好產生影響👋🏼。
03 研究結果
在童年時期,受訪者就希望有兄弟姐妹陪伴🧗♂️,以防感到孤單♟。出於類似的原因,當問及理想中的兄弟姐妹的年齡和性別時,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希望有一個與自己年齡相仿🧗、性別相同的兄弟姐妹☁️。無論是童年還是成年時期,大多數人都希望有姐姐或哥哥,因為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年長手足的保護、照顧和教導🤷♂️,而不是更年幼和受寵的弟妹來與他們競爭家庭資源。成年後,大多數受訪者都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兄弟姐妹的情感支持。他們希望能有這樣一個家人,比他們的父輩更了解他們這一代人所面臨的社會規範和工作挑戰,可以和他們一起商討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問題和抉擇。他們還渴望有兄弟姐妹與他們一起分擔父母的養老義務。他們認識到🫰,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家庭結構的轉變👨🏼🌾🦓,使贍養老人成為他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他們感受到,作為年邁父母和祖父母的主要或唯一的贍養者🔠,他們所需承擔的責任🧑✈️🔗,與他們要對自己子女和事業的付出和投入,存在的矛盾和沖突👩🏻🦼➡️。因此,在成年後,他們對兄弟姐妹的渴望👦🏽,甚至比他們年幼時更加普遍和強烈📙。
對於兄弟姐妹的渴望🧗♀️🙍🏻♂️,促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考慮生養兩個孩子🚴🏼♀️。所有想要生育兩個孩子的受訪者都將此生育偏好歸因於手足關系能帶來的社會和心理價值,而非對未來子女的性別偏好(譬如兒女雙全)。考慮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受訪者則把這種意願歸結於迫於育兒的時間、經濟以及社會支持等壓力,而非獨生子女的優越性。
04 研究啟示
生育模式代際傳遞理論預測個人的兄弟姐妹數量與其所生子女數量間呈正相關關系🕵🏻♂️。然而與其他社會中觀察到的生育模式代際傳遞現象不同的是,本研究中的獨生子女受訪者與擁有兄弟姐妹的受訪者相比🤱,更不傾向只生育一個孩子。在大樣本問卷調查中,我們也發現相同趨勢。在西方社會中👆🏽,許多獨生子女往往更希望只生育一個孩子🥣,而對於此次調查中的獨生子女受訪者而言🕧,缺失兄弟姐妹的經歷,使他們更渴望生育一個以上的孩子📷。不同於其他社會的獨生子女家庭🧑🏻🔬,受訪者的獨生子女的家庭模式被生育限製政策所型塑↪️,而並不一定是基於父母的價值觀而做出的選擇👳🏽♂️。因此,大多數獨生子女受訪者對自己的成長經歷及獨生子女地位的優越性並不認同🤌🏻,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享受到手足關系帶來的優勢🤘🏽。無論實際生育結果如何,此研究表明,對於手足價值的認可和對獨生子女身份的擔憂,將對中國獨生子女政策下出生成長的一代人的二胎生育動機中發揮重要作用。
05 原文信息
Zhang, Cong*, Aaron Z. Yang, Sung won Kim and Vanessa L. Fong. 2020. How Chinese Newlyweds’ Experiences as Singletons or Siblings Affect Their Fertility Desires. The China Quarterly, 1-20. https://doi.org/10.1017/S0305741020001101
【作者簡介】
張聰🥘,意昂3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員🤸🏼♀️,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上海浦江學者🧑🏿🚒,意昂3-哈佛醫學人類學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人類學學會應用人類學專業委員會成員。主要從事兒童發展、家庭養育、代際關系和跨國教育流動研究,相關研究在China Quarter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等期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