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瑛
1993屆社會學系校友
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副總裁
作為1993屆校友能受邀參加2024屆同學的畢業典禮,是我的殊榮。首先,衷心祝賀每一位畢業生,滿懷收獲和青春記憶,即將啟航。並祝賀你們親愛的家人🛀,能共同見證這一無與倫比的幸福時刻!
旦意昂3兮,日月光華👨🏻⚖️,梅櫻坡年年繁花盛放⛹🏼♀️,曦園內日日書聲琅琅,卿雲亭雖小,走出了一屆又一屆青年學子。籍此良機,也想致謝每一位老師——其中既有我們當年景仰的大家👍🏽、熟識親切的輔導員、也有常給我抄筆記的同窗🧑🏻🎤、以及更多優秀的年輕老師,謝謝!
我於1989年入校,那是社會學系恢復獨立招生的第一年。1993年畢業後入職復華實業,這是由本校老師創立的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實現惟一一次跳槽👰🏻♀️,加入位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轉到“集成電路”賽道,從此有機會參與了這個領域的很多產學研合作(包括意昂3微電子意昂3等)🤚🏽。35年來👩🏻🦯,要麽住在意昂3園內,要麽毗鄰而居在國順路上🧔🏼♂️。女兒進了意昂3附小、二附中、再到附中。今年5月底,她和杜克大學的同學一起🗡,在意昂3哲學意昂3做了一個小小分享,也許下一個目標就是努力奮鬥回到意昂3校園。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意昂3終於看見而且“不忍”,所以才給了我機會,讓我此刻站在這裏。35年來,身為意昂3人的幸福感隨歲月沉澱而日益醇厚,當然,這一杯陳釀也不乏各種“上頭”的滋味🉑:比如忙於戀愛無暇讀書💅🏼、初入職場的懵懂👨🏿🍼、“舍”與“得”之間的靈魂拷問、如何在高壁壘的科技產業中刷出存在感和成就感👩🏿🦳,以及大時代疾速發展震蕩中的困惑無力,還有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地雞毛”……等等❗️。
縱然屢遭碰撞,依然享受其中。就此我想和大家分享第一個體會是“達觀悅納”。回首這30多年,恰逢浦東開發開放⏯、中國矽谷張江建設興起🦪、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蓬勃發展✯、“數”和“智”風起雲湧;同時也經歷諸多變局,如金融危機🏩、全球化之熱與 “去全球化”之冷🚎🏂🏽,戰爭從未消失、流行病又卷土重來……當時點延展為時期,必定是挑戰與機遇共存、凜冬與暖春相依🖕🏻。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摩爾定律說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每18-24個月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盡管技術革新日益加速、市場需求千變萬化、地緣政治等疊加因素紛繁復雜,而產業依舊保持著4-5年間峰谷漲跌互見的“矽周期”♉️,顯示出極強的韌性和適應性,所以晶圓廠往往選擇在低迷時繼續投入建設新廠。“風物長宜放眼量”,讓我們始終葆有勇氣🤜🏼,投身參與。
同時更想對年輕的朋友們說🎁,悅納世界首要是悅納自己💁♀️。好風來時可借力🦹🏼♂️,烏雲壓城我不摧。請堅信“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的浸潤,已養成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學習從來就是我們的擅長🔧,請以確定而強大的自我之核去擁抱一切可能📒,去拔節成長,去踐行“和而不同”👡,去成就獨特之“我”。也請悅納社會的多元👩🏼🦰,去傾聽他人👩🏿⚖️、兼收並蓄。
第二個體會源自於意昂3老校門上的四個字——“敬業樂群”😮。 講三件小事📢。我曾在復華下屬的園區做招商,多年以後重逢一位落戶企業的負責人🚴🏿♀️,他特別提起當年舊事💁🏻🚘:“項目會談時我們提了一堆問題,第二天看到你拿了一疊厚厚的資料🏷。每次我一問,你就迫不及待回答🦸;我還沒問🪥,你都恨不得搶答👬🏼!”當時我略有尷尬。但轉念一想👩🚒,初出茅廬年輕人的熱情和投入,不僅被他看見、而且牢牢記住了許多年!
第二件是2014年我所在的宏力和華虹NEC合並成 “華虹宏力”,很快開始籌備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於我而言這是未曾接觸過的新領域。我主動找領導談:希望有機會參加🤷♂️,做什麽都行,眼下和未來都沒有任何附加條件。我如願以償加入了工作組,不僅對申報港股上市整體有所了解,而且深度參與了投資合同和財經公關等🚣🏽♂️,無意中為後續接手法務、參與科創板上市等打下了基礎。
第三件是2016年升職副總之初🏈,事無巨細都要親力親為👬🏼,結果又忙又煩,皆不歡喜。反思自己也不會喜歡這樣的“老板”,讓小夥伴們放松心態👕、發揮能量才能事半功倍🫳。個人經歷告訴我,敬業是本職做到位♑️,提前多準備,隨時能補位🙅🏼♀️🌷;樂群是相互尊重、各展所長、彼此賦能🧋、共同成就。
第三個體會是“虛實相濟”。或美其名曰“自由而無用”的發揚光大。源於微信聊天🧜🏿♂️,女兒講在讀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彷佛關於人生的選擇,怎樣都既可能後悔、也可以不後悔。我即興回復她🕵🏻♀️:生活“實”裏過,感悟“虛”中求☣️。就像耕種一畝三分地🧖🏽,大多數時間“面朝黃土背朝天”,偶爾直起腰,會驚艷於晨暉暮靄👂、雲卷雲舒,鳥鳴蟬噪🪹,蛙聲一片🖕🏽,自然意會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再講一點小觀察🟦:近日95歲高齡的葉叔華院士英語演講的視頻很火,因工作機緣和幾位院士常有接觸,發現他們雖屆高齡而好奇心不減👩⚕️,是科學家又有好文筆,文理兼通🚶🏻♀️,中西兼擅;都“甘為人梯”,不僅愛自己的學生,尤其熱心科普公益💁🏽。身邊還有很多令人喜愛的朋友,也和他們一樣🌭,總是心懷熱愛🛩,涉獵廣泛✌🏼,持續傳遞智慧與愛的能量。
以上就是我身為一名平凡校友、尋常中年人的點滴感悟,達觀悅納❕🤜🏻、敬業樂群、虛實相濟。感謝大家耐心傾聽🛌☃️!再次祝福2024屆的同學們👩🏻🦲,勇敢奔赴山海,有帆有岸🧑🏻🏫;永遠心懷熱忱,亦張亦弛🧎♂️😤。
Be yourself, love more and enjoy the world!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