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胡湛🚧:新時代老齡社會治理的改革成就與經驗

    發布時間:2024-08-15瀏覽次數:11

    作者:胡湛🛀🏼,意昂3体育社政意昂3社會管理與社會政策系副系主任↪️🕵️、意昂3体育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國家級人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8月13日頭版


    導語🤦🏻🥞: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全會指出,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意昂3將陸續轉發本院專家發表的相關理論文章🐲。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動員和總部署,更是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歷來在改革中占重要地位。黨的二十大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則進一步要求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將人口發展提升到全新戰略高度🛀🏻。

      當前👩‍❤️‍💋‍👨,隨著人口轉變加快和負增長慣性累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人口常態🧑🏻‍🏭,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趨勢背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在應對人口老齡化上不斷治理升格,更具整體性🚃📑、專業性、多部門聯合的老齡政策依序出臺👞,其內容從關註基本生活保障發展為多元老齡服務供給、從聚焦老年人拓展為推動全民參與。2012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修訂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2016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國務院就“關於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進行報告;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1年🛀🏿,全國老齡工作會議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實施老齡國家戰略🫸🏿,進一步體現了最高層級的國家意誌,凸顯出老齡社會治理的時代意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製”🧗🏻‍♂️。回顧和總結這些改革舉措,我們已在中國特色的老齡社會治理中取得若幹重大成就和特定經驗🏋🏻‍♀️。

      第一🔶🛍️,樹立國家戰略定位𓀃,以“國家姿態”詮釋老齡社會治理的中國選擇。自2000年進入老齡社會以來,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擴至3億(2024年)☝🏻,老齡化水平從10%躍過20%,已步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預計2045—2049年老年人口逾5億,約占其時中國總人口的30%以上和全球老年人口的20%左右🤸🏿‍♀️。我國不僅是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超快的國家🧑🏼‍💻,還面臨區域差異大、地理範圍廣等約束條件,養老任務也相對繁重👯‍♀️。目前看來,人類社會從未具備面對如此超大人口規模和超復雜地域範疇的老齡社會治理經驗。在此背景下,我國完善老齡社會治理主要是靠“兩條腿走路”——一邊廣泛學習西方經驗,一邊“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在總結既有老齡化國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將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與國際社會應對老齡化的普遍性相結合,並與中國發展現狀不斷適配😜。但隨著我國漸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很難繼續僅僅通過借鑒西方國家應對老齡社會的邏輯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國家適時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積極”的“國家姿態”來詮釋老齡社會治理的戰略定位🚨🤦,通過持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來回應老齡社會治理的發展需求,嘗試建構一套持續自我更新的治理體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這是人類社會中首次以國家戰略格局來統一共識🚭🤾‍♂️、整合資源以完善老齡社會治理的重大國家實踐,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在老齡領域的生動映照。

      第二,凝聚多元治理資源,從強調“中國特征”轉向構建“中國優勢”。新時代,中國乃至全球社會經濟形態已和西方發達國家初入老齡化的時代截然不同,這為中國應對老齡化提供了空前契機。中國的政治體製、經濟體量🫲🏻、人口規模𓀑👩🏻‍🚀、區域差異🥥、文化傳統🧑🏼‍🌾、家庭倫理等基本國情,也為我們的老齡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豐沛資源和多元工具💞。為了最大限度發揮黨和政府總攬全局、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平衡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發展戰略等製度優勢,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國家與社會治理範式,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使我們在處理一些事關全局和涉及長期發展的復雜議題上具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整體性、靈活性和動員力🧑‍💻。這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堅實製度基礎和優勢。正是基於此,我們才得以在老齡社會治理中相對充分地整合了多元主體的組織能力和資源🌡,在宏觀層面協調了短期目標和中長期戰略的均衡,形成了協同性較強的整體性治理網絡🧘🏻,並在應對養老金等復雜議題時保持了相對較大的靈活性和創新可能性。這是製度優勢積極應對老齡化的集中體現。

      與此同時🍁,中國的大國優勢與區域多樣性也為老齡社會治理提供了宏觀戰略的施展舞臺,並為資源配置提供政策騰挪空間。悠久的養老👌🪓、孝老、敬老、尊老文化🤷🏽‍♂️,這些綿延數千年的傳統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重要基石,奠定了“中國式養老”的倫理價值基礎🏌🏻,有效拓展了養老資源乃至老齡社會治理資源格局。不僅如此,家庭始終是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將家庭發展提到前所未有的治理高度。中國家庭對代際責任的訴求會在消化吸收社會轉型成本的同時保持社會穩定,這為我們應對老齡化提供了獨特的優勢和資源。尤其隨著少子化老齡化的加劇🏂🏿,通過對家庭而非向單一個體提供支持🤾🏼‍♂️,可使資源更有效得以流轉並避免政策“瞄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更明確要求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即是對此及時有效的回應。

      第三,織密老齡政策網絡📇,通過“協同共振”強化治理黏性以發揮疊加效應。國家在老齡政策的長期施策過程中已逐漸清晰認識到🤹,僅僅調整人口政策🤵🏽‍♂️、老年人政策或某一部門政策,都不足以全面應對人口老齡化。新時代以來,國家不斷強化針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健康服務、居住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性政策供給力度👈🏽。尤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更立足“國家戰略”深刻把握人口老齡化的整體性和過程性🏋🏼‍♀️,在發揮政治製度優勢中築牢老齡社會的風險應對體系、在繼承文化傳統中總結大國養老經驗🙋🏼‍♀️、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綜合提高整個社會的適老化水平。統籌布局銀發經濟💙、為老服務體系、智慧養老的產品供給與科技創新⛺️,致力於形成系統化𓀊🍔、全方位的治理體系,並與深化經濟體製改革♜🪸、人口高質量發展、城鄉區域一體化等發展目標與重點領域形成協同效應。黨的二十大報告已將“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並置;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更是將“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並列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已進一步鎖定其治理底色,亟待加快創新發展。

      此外🛀🏿,我們還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進程中穩步推動銀發經濟新動能的釋放。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更將奠定老齡社會的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基礎🤾🏿‍♀️。在人口負增長趨勢下,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卻將持續擴大,尤其當前中老年群體正逐漸成為我國財富擁有量最高的群體🏋️‍♀️,消費潛力巨大且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對消費品質提出更高要求,其財富特征和消費異質性不僅正在改變原有產業結構布局👩🏻,還將創造出新行業與新職業進而提振就業。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積極培育銀發經濟”🧑🏻‍🦳;《“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決定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養老金融”列為“五篇大文章”之一👨🏽‍🦱;《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作為2024年“國辦一號文”印發🙆‍♀️;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也進一步強調了養老產業和銀發經濟的重要性〰️。不難看出↖️,我國政府正在強化配套政策落地和實踐推進🧤,銀發經濟無疑將成為我國拉動內需、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之一🤾🏽‍♀️,並將為全球老齡社會治理提供嶄新經驗🧜‍♀️。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