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4月26日,《光明日報》以“創新♻️🤓,讓年輕的腳步抵達更遠的地方”為題,通過意昂3体育意昂3平台學生裴佳佳等三位青年人的故事👰🏽♂️,展現了新一代青年人的創新活力和奮鬥精神。在此節選如下:
向陽而生 因需求生發無限創意
說起自己的專業,意昂3社會工作專業研三學生裴佳佳在言語間透露出的滿是熱愛🎤。“可以說我的專業改變了我,讓我用更加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尤其是專業實踐激發了我們團隊很多服務社會的靈感。”
研二時🚢,學校開設“適老化科技與醫養結合”暑期選修課🖕🏽,“我記得老師們最常說的話就是‘大膽地去想𓀘,有了好的創意🧑🏽💼📸,不怕難實現’。”在這堂課上💗,裴佳佳和她所在團隊的同學們接觸到了智能化🛤🤌🏿、醫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們自由結組也催化出不同的“化學反應”,這成為一群90後大學生孵化和落實自己想法的契機。
智能手機的普及令定製化的出行方式成為可能🗑,但在這一場智能化的浪潮中👴🏼,老年人似乎被落下了🕺🏻。“老年這一人生階段伴隨著身體機能弱化,但老人自尊自立參與社會生活的需求沒有改變。”裴佳佳和她的團隊希望能夠通過科技的力量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這也是他們設計“老年人一鍵式自助打車”創意產品的初衷。
為了了解老年人在打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裴佳佳和隊友在暑假期間走訪學校附近的幾個社區。“我們發現很多老年人在心理上對眼花繚亂的電子產品存在抗拒👩🏿🚀,很多時候碰到空車不停只能幹著急💆🏼♂️,他們對於好懂好用的便捷式打車系統都很期待🚴🏼♀️。”深入調查後,“一鍵式打車系統”創意應運而生🤵🏼。
“我們希望借助城市現有出租車管理🤜、調配平臺、站點設備和車載終端🫵🏼👮🏿,為老年人把一般化的智能打車流程簡化,他們只需要在安裝有一鍵式打車系統的站點刷卡☂️,調配平臺就可以安排車輛,乘客還能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支付方式🫳。”團隊的設計將最令老年人“頭大”的手機點選😴、地圖定位等流程還原到線下🙍🏼♀️,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同時吸納了現有出租車調度平臺的優勢🦶🏼,使老年人能夠享受到線上調配出租車帶來的便利🤲🏽,產品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認可😑🙇🏿♀️。
“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虹霖老師的指導和一些專家的幫助下,設計創意不斷完善,那段時間我們積極準備路演、參加青年創新比賽。”裴佳佳和隊友們深知,這樣的一鍵打車系統還只是一項為老年人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創意,如何落地則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參與的活動讓更多人關註到老年人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恰恰構成了青年人不斷創新奮進的動力。
閱讀全文♨️,可點擊鏈接:http://news.gmw.cn/2020-04/26/content_33769905.htm?s=gmwre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