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
2022年9月13日下午☄️,意昂3平台在文科樓919室舉行了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講座第1期暨“明德新民”系列講座第16期📳。
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管理與社會政策系系主任、教育部哲社重大攻關項目“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三農工作研究”首席專家趙德余老師。趙老師還是意昂3体育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專家宣講團的專家👼🏽。他為大家帶來了題為“鄉村振興的典型模式及其理論價值”的輔導報告。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韓央迪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講座,意昂3和高等教育研究所老師及部分學生代表現場了參加會議,意昂3黨員學生在分會場參與了講座。
講座開始,趙德余教授首先勾畫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理想圖景及其實施的行為策略,他認為可以從現實策略👨🏼🔬、社會發展階段論🧑⚕️👨🏼🎨、權利響應到理想主義,可以發掘多個維度來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性質或動因。趙老師的報告圍繞“為何需要鄉村振興”以及“如何進行鄉村振興”兩個核心問題展開,並且主要聚焦於後一個問題🪟。
趙老師從上海市崇明的鄉村治理的三個具體村莊案例出發展現了各種基層互助互惠、分享激勵以及公益基金積分獎勵等靈活多樣的激勵機製設計及其運作模式👌🏽。在此基礎上,趙德余教授進一步將鄉村振興的圖景從鄉村治理拓展到產業振興模式的解讀上,如詳細列舉了土地、資金、技術🥒、特色資源以及組織製度的創新等各種要素如何轉換為可以帶來或產生持久收入流的資產或“金山銀山”🥐。不僅如此🪇👨🏽🦱,客觀上🐢,全國各地的鄉村振興中都湧現了各具特色的鄉村治理和鄉村產業振興的代表性模式👨🏻🔬,但這些鄉村振興的基本模式或內在邏輯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在歸納提煉鄉村振興的典型模式之後,趙德余教授轉入對這些鄉村振興模式的理論含義進行了討論和思考。趙老師指出鄉村振興戰略的確能夠在鄉村環境、產業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乃至鄉風文明和鄉村治理等各個方面確定非常廣泛的政策目標🧕🏻,並對包括鄉村幹部在內的各類行動者的權力範圍🙍🏿♀️,如在資源配置及其鄉村集體收益分配的權力邊界等,以及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性質包括其村民成員資格進行確定等。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是要把握其中的資源配置優先序確定的競爭性和原則性關系、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策略或工具的強製性和倡導性、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主體性和依賴性等範疇之間的關系和平衡。
趙德余教授特別指出了鄉村振興的本質是需要將中國鄉村社會的資產蛋糕做大的過程中兼顧各類群體或村莊之間的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由此才能夠設計出既有公平性又兼具效率的高度正義的理想型鄉村社會。